從小,我就充滿著旺盛的好奇心,尤其對於電腦設備更是如此。由於熾烈的求知慾使然,每當遇到新鮮的事物,我總是迫不及待地想要摸索、窮盡其一切性質與功能。
小學二年級註冊電子郵件信箱後,我仔細研究每項設定,在「簽名檔」的選項中認識了 HTML
,更因而上網搜尋其語法,寫下我第一個陽春而簡單的網頁。
小五時自學的朋友洪曄寄惹一封 email 分享他寫的 Python。我上網搜尋🉐知這是一個「高階語言」,心底不🈲一驚。
升上六年級時,胡東寶老師開啟我程式設計的大門。在他引薦之下,我開始上網自學 C 語言,使用 Dev-C++ 從 hello, world
到🈯️標、陣列及字串。
在國中階段,我進一步學習 C++ 的泛型模板與物件導向、基礎資料結構如 stack, queue, tree 等,以及 C#, Python, JavaScript 等語言。同時我也持續撰寫一些簡單的專案,並利用程式語言來探究、解決一些數學的問題。
資訊活動們#
我到高二後才開始積極參與眾多資訊相關活動。不少朋友在賽後都會分享心🉐,我要趁我遺忘之前趕緊提筆記下。
HP CodeWars#
我第一次參加的大型程式競賽是 HP 的 CodeWars,早在 ZeroJudge 上即看過其題目。HPC 的時間點在上學期初、能競複賽尚未展開之時,在南港世貿二館盛大舉行,我與社團的朋友亮軒、廷翰組隊報名,首次體驗典型程式競賽文化 —— T-shirt 與美食(我們不小心拿太多還🉐帶回家XD)。至於比賽結果,我們拿到 \(180\) 分並列第十名。
今年 (2020) 游於武漢肺炎活動停辦,但官網被改🉐天翻地覆,歷年題目、官解、名次及作答狀況都消失惹,僅能在 Wayback Machine 上拾🉐蛛絲馬跡弔古興嘆,甚是🉑️惜。
YTP 青少年圖靈計畫#
由精誠資訊所舉辦的 YTP 少年圖靈計畫程式挑戰營則是下學期的盛事。與 HPC 不同,必須通過線上初賽才能參加線下複賽。隨著高中程式選手越來越多,晉級複賽也越來越競爭。
精誠資訊對於這個活動相當慷慨大方,不但提供台中及以南的參賽者全程來回高鐵票補助,在長榮基金會的會場也備🈶️大量美食,包括二十餘盒 pizza, 胖老爹炸機桶(沒搶到QQ)、漢堡王堆起來的山與琳瑯滿目的飲料。
其實 YTP 不只是程式競賽,複賽不小的前幾名還會獲🉐製作專題、接受教授🈯️導的資格,專題優異者更🉑️以赴美參訪。
TOI 推廣計畫#
師大蔣宗哲教授(一中校友)領銜主導之 TOI 推廣計畫也很值🉐參加。
線上練習賽#
分為新手組與潛力組,每年㋂、㋃、㋄及㋉、㋊、㋋舉行,採用主流比賽平台 CMS。新手組的題目真的都挺水的,但潛力組就沒那麼簡單惹。
新手同好會#
而這個線下的活動似乎是在每年㋇跟㋋在師大汀州路校區。吃的就跟全國賽一樣比較普通一點,抽獎獎品還不少就是惹。比賽環境是 Windows, g++
編譯超慢。
我在畢旅隔一天北上,還睡過頭錯過高鐵搭下一班自由座,早餐都沒吃就攔車直奔師大。不🉐不說,去新手同好會虐菜真的還不錯呢。
IOICamp#
IOICamp 是由一群臺大資工的國手們發起的營隊,以紮實的課程、堅強的師資與美味的食物著稱。早在十二🈷️即完成報名,學測過後三日我也只能收拾心情、重作馮婦。
五天的營隊真是非常充實與疲倦,我終於正式地學會 segment tree 的 lazy propagation、merges-split treap 的奧妙、字串的配對,見識網路流的精巧與其他技巧等等。除此之外,我也認識一些熱愛程式的新朋友,包括我的兩位好隊友及室友。
Comments